本网讯(记者 甄诚 陈荟如)为进一步夯实育人根基、涵养优良学风,为迎评工作筑牢坚实保障,9月2日下午,我校2025年秋季学期学风建设专题研讨会在行政楼617会议室隆重召开。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洊波出席会议并讲话,各学院书记、副书记、教学副院长及学生工作处、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处、评建工作办公室、校团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陈荟如 摄)
会上,各学院书记、副书记围绕上一阶段学风建设工作进行全面复盘,既系统梳理了在课堂秩序管理、学业帮扶体系搭建、学术诚信教育等方面取得的亮眼成果,也坦诚剖析了当前存在的短板与不足。同时,各学院结合自身学科特色与学生特点,详细汇报了新学期学风建设工作计划,从“晨读晚修打卡机制优化”“专业导师学业领航计划”“学风建设标兵班级创建”等具体举措入手,为学校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学风建设体系提供了鲜活实践思路。
会议现场(陈荟如 摄)
作为本次会议的重要亮点,计算机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向与会人员展示了学校自主研发的课堂视频分析系统。该系统依托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能够实时捕捉课堂上师生互动频率、学生专注度、出勤情况等关键信息,通过数据建模与可视化分析生成精准报告。这一“智慧学风”管理工具的应用,不仅让学风建设从“经验判断”转向“数据驱动”,更能为教学改进、个性化学业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成为学校以信息化手段赋能迎评工作、提升学风建设精准度的生动实践。
在研讨交流环节,参会人员围绕“学风建设与迎评工作深度融合”这一核心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教学质量管理处处长王全迪以课堂视频分析系统为依托,建议为四级通过率搭建动态监测机制,同步开展薄弱生“一对一”帮扶;教务处副处长叶少林提出拓展AI应用场景,打造“线上学业预警平台”“智能答疑系统” 破解学风难题;学生工作处常务副处长汪昊强调落实课堂阵地负责人制度,以“课前核查、课中维护、课后改进” 闭环守好教学主阵地。经济学院副院长黄瑞新聚焦数据赋能学风建设的精准性,提出要进一步完善课堂的数据采集维度,确保学风评估数据真实可靠、全面客观;外国语学院常务副书记李伟提出要引导学生主动向课堂中心靠拢,任课教师及时提醒、督促后排学生调整座位,以良好的课堂氛围展现我校学子积极向上的学习风貌,为评估专家直观感受我校学风建设成效提供生动场景。
会议现场(陈荟如 摄)
会议最后,刘洊波作总结讲话。他指出,当前,学校正处于迎评工作的攻坚阶段,各单位、各学院要深刻认识到,加强学风建设不仅是提升育人质量的内在需求,更是确保评估工作顺利通过的关键举措,必须将学风建设与迎评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刘洊波强调,一要强化“诊断评估”导向,各单位要对照评估指标体系,全面排查学风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出台针对性配套政策与改进措施,做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二要抓好“新生入学教育”源头,新生是学风建设的“新生力量”,要帮助新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从入学第一天起就筑牢思想根基,为学校学风建设注入持久动力。三要凝聚“协同育人”合力,学风建设不是单一部门的“独角戏”,而是全校上下的“大合唱”。各学院要加强与职能部门的联动,让每一位教职工都成为学风建设的参与者、推动者。刘洊波最后寄语全体参会人员,要拿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扛起“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感,将学风建设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抓出成效,以优良的学风涵养校风、培育人才,为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实现高质量发展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文字录入:学生工作处 陈晓怡;编辑:许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