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025-04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与广州优尼冲压有限公司携手推进校企合作课程建设

本网讯(记者 王磊)3月21日与4月9日,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组织骨干教师前往广州优尼冲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尼冲压”),开展了一系列校企合作课程建设研讨会。会议旨在深化产教融合,共同打造符合行业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为智能制造领域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研讨会现场(王磊 摄)研讨会重点围绕企业实际需求,涵盖智能制造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关键环节,针对校企联合开发的6门课程展开系统化设计,包括“装备控制及其自动化(一)-工业机器人实操与应用”“装备控制及其自动化(二)-机器视觉技术及应用”“装备控制及其自动化(三)-智能制造技术及系统集成”“质量先期策划及管理”“专长能力拓展综合项目(理论+实操)”以及“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考察现场(王磊 摄)研讨会上,校企双方重点探讨了“案例教学-现场实操-综合考评”的教学模式。优尼冲压凭借其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丰富实践经验,为课程建设提供了大量真实、生动的企业案例。这些案例将被深度融入教学内容中,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行业实际需求与技术应用场景,增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企业现场案例教学将引入优尼冲压真实生产案例,将企业技术标准、工艺流程融入

09

2025-04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 “智汇班” 正式开班 开创精准就业新通道

本网讯(记者 王磊)4月8日上午,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与企业联合举办的“智汇班”开班仪式在B9-407举行。作为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成果,“智汇班”以“精准对接行业需求、定向培养应用人才”为目标,通过严格选拔与定制化培养,为智能制造领域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同时为在校学生提供一条量身定制的精准就业通道。企业导师、工程研究院院长马乐、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书记林叙群、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潘健怡、工程研究院副院长陈方珍及相关老师和“智汇班”全体学生参加此次开班活动。会议现场(陈桥芳 摄)开班仪式上,林叙群在致辞中表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此前与企业联合举办的培训班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学生实现了高质量就业,希望在座的同学珍惜机会,认真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随后,学生代表彭垚晖表达了对学院和企业的感谢,并表示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努力提升自身能力,以优异的表现回报学院和企业的信任与期望。为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智汇班”制定了相应的课堂纪律与管理制度,为同学们创造一个高效、有序的学习环境。此前,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于3月27日组织了面试选拔,共有来自机械工程学院和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的37名同学参与

08

2025-04
外国语学院召开外语本科一流课程建设研讨会 推进专业建设提质升级

本网讯(记者 贺梦圆)为深入贯彻新时代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持续推进外语类课程高质量建设,4月3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在A6-214会议室召开外语本科一流课程建设研讨会。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战双鹃,周娉娣副教授,外国语学院院长钟书能、副院长乔世燕、各教研室主任、副主任、骨干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钟书能主持。  会议现场(邓昕婧 摄)  会上,日语教师孙向宇、商务英语教师陈相云和英语专业教研室主任叶玉珊分别就《基础日语》、《中国文化概要》及《跨文化交际》三门课程的建设情况进行汇报。三位教师重点介绍了课程建设的整体思路、教学目标设定、课程评价设计及资源建设进展,展示了各课程在推动教书与育人深度融合方面的探索成果。  在专家点评环节,周娉娣围绕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深入点评。她强调,应构建与课程内容紧密衔接的思政评价体系,突出价值引领,形成兼具专业性与育人功能的外语课程特色,并鼓励课程建设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增强课程服务社会的能力。  战双鹃指出,应注重课程目标中知识、能力与价值的整体统筹,教材与教学内容需逻辑清晰、结构合理,并建议各课程团队围绕实际教学需求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案例内容,增强

03

2025-04
学校校长苏成讲授2025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

本网讯(记者 赵程远)3月27日下午,2025春季学期校长思政第一课在我校行政楼617室举行。学校校长苏成教授以“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面向绿智交通产业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和建筑学院的学生代表讲授了一场生动精彩的思政课。思政课现场(学生传媒中心 徐熠婷 摄)苏成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今年全国两会精神,重点分析了新质生产力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他表示,人工智能正加速重构全球产业格局,成为新一代科技革命的核心驱动力,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催生的历史性机遇,以辩证思维在变局中开新局。苏成从“基于MO-YOLOv4的桥梁多类病害分割方法”和“基于E-PINN的非线性结构动力响应预测方法”两个人工智能在土木工程的应用场景,全面阐述了人工智能如何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加速产业升级,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学生认真听课现场(学生传媒中心 徐熠婷 摄)苏成表示,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将会更深度地融入各行各业,同学们要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把握机遇、顺应潮流。他指出,作为新时代青年学子,同学们需要在科技革命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双重推动下,努力学习科学文

03

2025-04
建筑学院师生赴肇庆开展“挑战杯”专项赛实地调研

本网讯(记者 陈磊)3月27日至4月2日,建筑学院组织师生分四批赴肇庆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等5个典型镇村,深入一线实地调研,为参加第十八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肇庆“百千万工程”专项赛挖掘创作素材。教师团队踩点调研(陈兰娥 提供)3月27日,副院长吴桂宁率先带领三年级设计组指导教师一行9人下乡进村对5个典型镇村点位进行踩点调研,为后续学生团队调研探明方向。教师团队一行围绕专项赛项目需求,聚焦城乡融合与高质量发展主题,通过实地测绘、访谈交流、影像记录等方式,挖掘城乡发展痛点与潜力,以专业视角探寻发展路径,助力肇庆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高质量备战“挑战杯”专项赛,建筑学院跨专业组建师生团队,涵盖建筑学、风景园林、美术学、经济学等专业背景,由7名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以及多名讲师组团指导学生参赛。3月29日,建筑学专业教研室主任田亚男副教授带领学生前往肇庆已有600多年建村历史的小㘵村冒雨进行调研,探寻百年古树和原始植被,设计“乡村+文旅+艺术”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在古村落实地调研(田亚男 提供)3月30日,广东省筑创美育名师工作室负责人程东玲副教授邀请自己的导师、岭

01

2025-04
我校召开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本网讯(记者 梁冰)3月27日,我校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以下简称“双代会”)在行政楼703会议室召开。学校校长苏成,校工会主席、副校长尚启超,副校长刘洊波,副校长魏德敏及学校各机关部处、学院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校工会副主席张郡主持。校工会主席尚启超作校工会工作报告(学生传媒中心 杨嘉颖 摄)尚启超作题为“守正创新,奋发有为,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的学校教代会、工会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学校工会在政治引领、学校发展、以赛促教、文化生活、人文关怀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并对2025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报告指出,2025年学校教代会、校工会要在党的领导下,着力提升“凝心铸魂工程”引领力、扩大“逐梦建功工程”影响力、增强“关爱暖心工程”凝聚力,全面推动校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力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迎评工作。表彰现场(学生传媒中心 徐熠婷 摄)会议现场(学生传媒中心 徐熠婷 摄)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学校2024年财务工作报告》《学校工会2024年财务工作报告》及《2024年教代会提案工作报告》,并对2023-2024年度“工会先进集

01

2025-04
我校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第一期督导月例会

本网讯(记者 蒋华)3月28日,为扎实推进本学期教学督导工作、助力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我校在行政楼409会议室召开 3月份教学督导月例会。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主任、教学质量管理处处长王全迪,各学院督导组组长、全体校级教学督导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分两组举行,由王全迪主持。第一小组会议(罗钟煜提供)会上,教学督导反馈了3月份的听课、试卷抽查、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等工作情况。大家一致认可学校狠抓教学质量后取得的成效,教师授课水平得到提升,试卷复查、毕业论文(设计)期中检查均有长足进步。督导们推荐了听课中表现优秀的教师,为学院开展优秀教师示范课提供参考。各学院(部)督导组组长针对会前反馈的问题,详细汇报整改措施与取得的成效,并分享解决办法,搭建起了交流学习平台。  第二小组会议(罗钟煜 提供)  王全迪强调,各学院(部)要高度重视督导反馈,构建“发现问题——定措施—跟踪落实—效果评估”的闭环管理机制。后续将定期复查整改情况,确保改进措施落地,助力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目前,学校已推行教学督导听课与教师实时反馈、学院周反馈及月例会制度,促进问题解决。学院(部)应将教学督导与教研室

31

2025-03
外国语学院举办2025届毕业生外语专场招聘会

本网讯(记者 谭瑞庭)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教育部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要求,3月29日,外国语学院抢抓毕业生返校参加全国英语专业八级统考的有利时机,在A6教学楼举办2025届毕业生外语类专场招聘会。本次招聘会以精准对接、提质增效为目标,通过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创新模式,为毕业生搭建高质量就业平台。  据统计,本次招聘会(线上+线下)共吸引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等优质企业共42家,涵盖跨境电商、国际物流、海外数字营销服务、教育培训、国际贸易、直播等领域,提供了132个专业对口职位,释放就业岗位1257个。其中,线下专场吸引了23家知名企业现场设展,包括浙江菜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广州通达汽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卓越里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易海创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东兴巨龙文化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  招聘现场( 谭瑞庭 提供)  招聘会现场,供需双方互动热烈。各用人单位提前一小时进场布展,通过展板展示、宣传册发放、VR企业云参观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示企业形象。毕业生们手持精心准备的简历,有序排队咨询,就岗位要求、薪资待遇、职业

31

2025-03
探索农业农村经济 领略传统文化遗产 经济学院举办第88讲经济学论坛

本网讯(记者 宗雅婷 沈超)为探索农业农村经济,领略传统文化遗产,更好地推广农业文化遗产教育,3月25日,经济学院在A8-101举办以农耕文明与乡土文化为主题的第88讲经济学论坛。论坛邀请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教师、广东省农经学会理事吕海燕教授主讲,经济学院党总支书记任远以及经济学院师生共15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讲座围绕中华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紧密联系展开。中华文明发源于农耕文明,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在漫长农耕生产实践中创造并传承至今的传统农业系统,是农耕文明鲜活的见证与呈现。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不仅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其传统知识技术体系也十分完善。长期以来,中华儿女秉持万物共生、天人合一的理念,与自然和谐共处,将这些生态伦理与智慧融入民族文化基因。吕海燕教授讲授现场(程瑜 提供)  讲座过程中,主讲人吕海燕教授深入剖析以农耕为基础的传统乡土文化,围绕传统农业产业,对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以及民俗活动等方面展开详细讲解。现场,吕海燕教授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与生动的案例,为师生们展现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引发师生们的强烈兴趣,现场互动频繁。现场提问环节(程瑜 提供)

31

2025-03
建筑学院师生赴京参加四校联合毕业设计交流活动

本网讯(记者 林娜 陈磊)3月21日至24日,建筑学院书记陈磊、副院长吴桂宁率师生代表一行10人赴北京城市学院,参加2025年四校联合毕业设计中期考核答辩与建筑学教育研讨会。本次活动以“建筑策划与空间的公共性设计”为主题,通过联合毕设答辩、学术报告会、实地调研等活动,探索建筑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深化跨区域建筑教育合作交流。 活动现场(林娜 提供)校际联动:共探建筑教育新方向3月22日,北京城市学院、广州城市理工学院、贵州民族大学、温州大学四校师生齐聚北京城市学院中关村校区,正式拉开活动序幕。北京城市学院副校长温宗勇教授致欢迎辞,清华大学王丽方教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维分别围绕“空间围合”与“建筑策划”主题开展专题讲座,为师生们带来前沿学术观点。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丽方作分享(林娜 提供)在《浅与深——空间围合的魅力》讲座中,王丽方探讨了建筑空间围合的艺术,通过分析北京传统四合院到现代住宅建筑案例,揭示了设计中“形”与“势”的关系及其对空间体验的影响。在《面向全民教育的建筑策划》中,张维表示通过细致的策划和设计,能够促进社会进步和文化的传递,强调通过前策划与后评估提

26

2025-03
外国语学院赴企业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

本网讯(记者 谭瑞庭)为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深化产教融合,3月26日,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常务副书记李伟带队,教研室副主任等一行赴广州易海创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调研。双方围绕外语类专业应届生招聘、实习实践基地建设、AI时代人才培养转型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共探校企协同育人新路径。  参观公司(谭瑞庭 摄)座谈会上,易海创腾公司详细介绍了其主营业务、发展历程及人才需求。作为一家专注于跨境数字营销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企业,公司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呈现“复合化”“技术化”趋势,尤其需要具备外语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及数字工具应用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李伟表示,此次走访既是落实学校“稳就业”“保就业”工作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学院主动应对AI技术对外语行业冲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积极实践。双方就共建实习就业基地、定向招聘2025届毕业生等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开辟新赛道。  座谈现场(谭瑞庭 摄)会上,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将通过专场招聘会、宣讲会、直播等多种形式,为在校生、应届毕业生提供了解企业、了解岗位的机会,并提供到企业参加实习实践的机会。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双方重点探讨